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技术文章 > 关于碳中和的一些基本数据和思考
关于碳中和的一些基本数据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20   点击次数:117次

 

说起来双碳“30/60”目标,很多人都朗朗上口,也大致上同意是未来经济发展转型的驱动因素之一,但全球以及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双碳基本面,这一过程我国又面临哪些挑战?作为一个个体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事儿?我就借助一份研报的内容做一些简单梳理!

 

图片

一、全球目前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状况

1、全球碳达峰状况

全球约73%的碳排放来源于能源领域。2019年,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约为330亿吨,其中,发达经济体的排放量约占三分之一。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54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 

 

图片

 

2.全球碳中和状况

 

全球“碳中和”目标方面,不丹和苏里南已实现了“碳中和”,同时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颁布政策或立法的方式 做出了“碳中和”承诺。预计2021年末,占全球碳排放量65%以上、占全球经济总量70%以上的国家将作出“碳中和” 承诺。

图片

 

 

思考点:

1)已经实现碳达峰就意味着碳达峰了吗?碳排放和经济规模和结构以及能源来源的相关性,这貌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核算的准确性也有待商榷。

2)何种状况会出现比较强烈的碳排放反弹?

 

二、我国面临的现状

 

与美欧国家相比,中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且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间隔年限较短,实现“碳中和”愿景可谓 是“时间紧、任务重”。

图片

 

我国面临的挑战:

1.我国碳排放总量全球(但人均不是哈)

 

近十年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居于全球首位,2020年,中国排放二氧化碳近99亿吨,占全球排放比重高达30.66%,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预计将进一步上升至104-110亿吨之间的峰值水平。从碳排放结构来看,中国电力与热力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占比远超全球整体水平。减小排放量和调整用能结构是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图片

 

思考点:

人口总量基数大,另印度截止2022年已经是全球大人口国。随着全球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碳排放状况会如何演变?

 

2.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耗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耗需求的增长。中国GDP单位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5倍,表明我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还很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中,由高碳 驱动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将推动“碳达峰”峰值高度抬高,为“碳中和”的实现带来更大的“斜率”压力。

 

图片

 

思考点:

在全球的供应链体系里面每个国家或地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尤其像我国处于“世界工厂”这个环节,全球基础性的产品主要供给地,在这个环节上相对能耗会比较高。透过技术革新和能源替代是降低能耗碳排的有效手段,但空间是不是能换来时间?

 

3.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基本能源背景。

 

“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资源特征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煤炭是排放因子的一次能源, 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增长的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将是未来中国实现 “碳中和”目标的一道重要关卡。

 

图片

思考点:

不依赖化石类能源的能源结构何时可以形成?

 

4.第二产业仍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仍是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生产了全球 一半以上的钢铁与水泥,工业生产技术具有明显的高碳消费特征。根据红杉中国测算,中国第二产业的能源终端消费占比高达67%。可见,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一项必要举措。

图片

 

思考点:

全球来看,总该要有“工厂”的角色存在,我国可以逐步提升第三产业,但总该要有其他区域补上这个空缺,能做的就是仅仅依靠科技进步,全球能源体系和结构重塑?

 

5.碳达峰后资金缺口将进一步增大。

根据红杉中国对碳中和资金缺口的测算,2021-2060年,中国绿色投资年化缺口约3.84万亿元;且资金缺口将 在“碳达峰”后出现进一步扩大,2031-2060年,中国绿色投资年化缺口将达到4.1万亿元。调动社会资本的参 与积极性也是“碳中和”实施过程中的一大考验。

图片

思考点:

钱,还是钱,最终是谁在买单......

 

 

结语:基于全球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维护,碳排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可是放在全球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背景下,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现实下,又没有一个很强的约束力的架构下,很容易沦为“发达国家”打压和盘剥“欠发达国家”的工具!

 

文章来源:氢眼所见公众号  作者:马震

注: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分享到: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新手指南
常见问题
查询与订购
客户注册
物流配送
配送时间
货物签收
配送方式
货款支付
发票开具
付款方式
银行信息
售后服务
退换货流程
退换货原则
售后服务承诺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免费热线

4000-900-998

服务热线

18930622896